先锋五金网 >> 筛分过滤机

地产浮华实体没竞争力就只剩下印钱了0通讯接插件

2023-07-07

地产浮华 实体没竞争力,就只剩下印钱了

我还是有一些文章要公开的。

先不说财政的未来来源问题,我谈谈中国经济的计划导向趋势。

房地产是各级政府玩得最溜的,依靠对土地价格的操控,一帮子国企帮助地方左手倒右手,楼板价一路上行,面粉都比面包贵了,楼价能不贵吗?然后一同限购,市场冻结成交量,价格坚挺。这种围魏救赵的手段,本心是推动三四线城市去库存,因为一线城市其实库存不高。逼迫国民上杠杆,效果出来了,一二线城市投机资本上杠杆,依靠首付贷等等,都快去零首付了。

泡沫就这么起来了。

房地产吸走了资金,上面一堆专家可能出主意说:通胀是有利于经济的,不能让通缩占主导阿。

怎么干呢?

限制卡车运输超载吧,这下成本可以递增3-4成,所有商品价格都可以涨了。结果把正常的货柜都给限制到里面去了。

有个人和我争论计划经济的好坏,他意思是大数据时代了,数据的精细化可以避免过去计划经济的粗糙了。

您知不知道计划经济最大的弊病,或者邪恶之处在哪里吧?

那就是市场是一个容纳无数动态变量的混沌状态,市场通过试错和修正,淘汰掉劣势的,留下适应竞争的。科学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科学承认未知是无限的,必须通过假设和证伪去不断的探索;而宗教认为神和经书指明了一切,不需要人再去思考了。

而计划经济超越了这两点:认为人是神一般的存在,可以通过无所不知,去计划一个市场。

另一个邪恶的因素是:自以为是神的人,在指手画脚的安排时,是具备自私和贪婪的,掌握规划权力的人,会安排自己掌握资源。层层叠叠的执行者各自成为每一个节点的寻租者。

当人在计划经济模式里曾出不穷的错误,无法通过市场动态竞争去平衡时,贪污寻租对资源的侵占,又增大了市场的失衡状态,同时缺乏资源支配能力的大多数人开始做一件事:怠工,不做事。

于是市场就瘫痪了。

苏东集团就是这么解体的,中国前三十年到了七十年代经济接近崩溃也是这么来的,北朝鲜、委内瑞拉的糟糕是放在你们面前活生生的例子。

但专家们不服气,你看我们股市和房市计划的多溜阿。

拜托,股市已经僵尸了。

房市还能撑多久?

一个穷实业而富地产,穷天下而富京沪深水泥砖头的经济能支撑多久?

我们面对的是什么?

好,我们言归正传谈钱程。

财政失衡是每一个王朝覆灭的原因,当然可以拖很久。整个南宋从头到尾都在财政赤字当中,不妨碍它苟延残喘了很久,足够久了。但明朝就很快,张居正之后没多少年就完蛋鸟。

因此我们如何获得财政收入呢?

来自实体的增值税,个人所得税,现代盐铁茶-能源通讯等,存量税:房产税和遗产税?土地财政还有余辉吗?借贷和直接融资,也就是债券体系。

中国的实体经济会面临几方面的竞争,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新兴市场的竞争;二是高科技产业或者说先进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的竞争。

另一方面则是金融体系的竞争。索罗斯早就警告过我们,不要步日本后尘,在国际贸易体系赚得钱输在金融体系。

在金融体系玩计划经济,那可是真要命的。

我过去谈到上面两点,都是泛泛而谈,今天我们细致的讲一讲,什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,什么是升级换代,什么是系统化的全要素成本及效率之争。

举例子来说,纺织业是最基础的劳动密集型,中国大概有八九千万劳工在纺织业。

老外用严格的品质和成本体系,调教出一批世界级的来料加工工厂,包括改变中国工厂坏习惯的检针机。过去中国制衣厂习惯性的用大头针来别衣服,后来在西方戳伤了顾客,引来巨额赔付,慢慢改变了中国人产业的坏习惯。

纺织业的成本,包括资金成本、土地厂房、设备、原材料、电力、产业链、物流、人工、税收、汇率等等。资金成本指的是融资成本,土地厂房和设备不用解释,原材料从棉花到化纤,电力不用解释,产业链指的是围绕成品的各种供应端,牵涉到库存存量、周转等要素;物流包括海运、陆运、报关速度等等,陆运包括基础建设,报关指政府效率和清廉度;人工指人力成本和个人生产效率;税收当然就是指税收,包括社保;汇率就是指的贸易加权汇率,用来体现和衡量你的经济竞争力。

哦,你没想到这么复杂啊?

那你想什么呢?

民营企业往往拿到昂贵的信贷或者民间集资的高利贷,这在资金成本上,已经弱于国企。但和海外相比,弱于发达国家,但很可能新兴国家的信贷成本也很高。比如缅甸的信贷成本高达2位数,但泰国的信贷成本远低于中国的各位数。

土地厂房,中国的房地产猛涨,土地价格上扬,正在削弱这部分竞争力。发达国家的土地成本低,而新兴国家中,比如泰国的土地成本低,而缅甸柬埔寨这些则成本不低,尤其是缅甸,仰光的经济开发区比上海还贵。

电力是一个基础建设问题,供应上逐渐建就好了,这部分中国目前很有优势,甚至比美国都可能有优势。

产业链方面中国是全产业链供应,形成岛型集合,很有优势。

物流存在港口的各种费用和高速公路过路费,但总体还算好。这主要是海外新兴市场路桥投资不多,但发达国家的港口费用和高估公路费用低于中国,尤其是燃油费等。新兴市场的能源费用高,基础建设不全。

人工上工资每年提升是一个威胁,更大的威胁来自于社保支出。由于中国的社保空转,需要大量的新进资金支撑老人的社保,这部分负担都转嫁了给了企业。目前因为中国劳工的效率高,勉强可以抵冲新兴国家的人工成本。

税收,唉,企业就没法说了,为何逃税阿?你问问他们。

汇率,伴随着新兴市场,包括欧洲日本汇率的贬值,人民币的坚挺会重创外贸。

回过来,再看一个原材料,像纺织业棉花配额的存在,是一个奇葩现象。既然制度不合理,就不要怪权力寻租,人性是不值得测试的。问题就是棉花带来的高成本,已经严重损害纺织业。而今年释放国储棉的奇葩过程,更是浪费了一个冲击越南纺纱的机会。

这只是一个行业的变化,你单纯的去想一个条件的改变,能够改变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吗?

你需要对整个行业的营商环境去做改变,改变融资的高利率,改变原材料的关税壁垒,改变人工成本,改变税收,改变港口费用和运行模式带来的成本等等。你需要在国家财政收入、企业竞争力、官吏寻租、劳工利益等关系中取得一个平衡,从而让企业有竞争力。

好了,你突然发现,财政收入居然和产业经营是一个蛋生鸡、鸡生蛋的关系。

合理的税收,合理的劳工收入---社保也是税收,合理的能源成本--这也是税收,平衡的汇率,结合劳工效率、全产业链效率---包括自动化制造,社会效率--包括各相关官员的服务,基础建设效率--包括电力和路桥。才能够保证一个产业能够具备竞争力。

而中国处于高税负、官吏寻租、劳工成本上扬、汇率不合理的弱势中,但还具备劳工效率、全产业链、基建的竞争优势。什么时候,新兴市场后者跟上来,你的产业也就被削弱了。于是你的财政收入也就下降了,而支出更多了,因为多了大量失业人员,不仅仅要养活他们,还要维持稳定。

你想想所有的产业是不是这些问题?

然后回到先进制造业。这里面有个误区,难道先进生产力只是指3D打印、机器人、大数据分析、vr、ar吗?你知道这二十年来,日本在先进生产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吗?是什么?

包括特种材料:钢铁、特殊金属、特种纤维的制造,用于从民生到军用的各种先进材料;包括各种轴承、设备的制造;包括新的芯片、面板的发明;包括从汽车到轮胎的各种工艺积累。

更不要说中国所依赖的智能制造中,机器人的九成部件和技术来自美日欧;电子产品的各种核心芯片、面板来自海外。

实际上是什么?

中国在先进生产力上几乎无还手之力。所谓的升级换代只是把海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进口过来,做了组装和应用。

这是我们要极力发展的,依赖谁呢?依赖那些抄袭学术论文的博士们,还是那些人浮于事的国有体系?

唯一值得称颂的是华为,仅此一家庞然大物,有不少好技术和产品。

告诉你,这不是国营单位。

话说回来,你会意识到先进制造业是为海外打工,也就是大量的收入其实是给了欧美日韩。国家能抽得税收还是有的,抽多了,这些产业就没有竞争力了。

所以财政收入会比较小心。

然后就奔服务业,服务业当然包括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业。

你告诉我土地财政还能持续多久呢?金融服务业依赖各种投资理财,伴随着国民储蓄的下滑,还能带来多少增长呢?

所以,还是会去财政赤字和债券借贷中去。依赖税收和存量税,包括房地产税和遗产税等等,作为债券的背书,去融资支出,走上欧美日的目前路径。

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,要寄托于民营体系的发展,国有体系的改革,私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各行各业创造和发展,在低端制造业精益求精,高端制造业迅速追击。

而寄语庙上的,是实体经济是一个整体,不管低端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,都是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的领域,没有区别,没有淘汰整个产业之说。只有增加全产业链的升级换代,带来生产效率递增、全要素成本降低,才能够与全球市场竞争,从而带给国家经济的良性增长和财政的收支平衡,没有经济的竞争力,稳定汇率和财政收入都是不存在的。

如果实体没有竞争力,就只剩下印钱了,你们看到的地产浮华,都是垃圾遍地,糟糠满仓。

上一篇:克强指数强劲飙升背后的救命稻草是房地产下一篇:张维迎:产业政策实质是计划经济思想

影像测量

光学测量仪器

光学测量仪器公司

友情链接